市生态环境局出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0-03-18 00:00:00

秘书处
 
来源: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现场调研指导。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把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当前头等大事,出台实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环评与辐射应急服务保障等文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环保支撑。 

 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出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主动服务“六稳”,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完成“十三五”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分为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支持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相关保障4个部分,共14个举措。 

落实两个“100%” 
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 


 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防疫战线,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是疫情防控最关键、最紧要环节。 

 为此,实施方案》规定:狠抓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按照两个“100%”的要求,医疗机构、隔离点位等场所为重点,抓好各区(市)县医疗废物废水各环节监督管理。强化环境应急管理,重点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指导复工企业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做好舆情监控处置和正面引导、政策解读。严密内部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内部管控要求,严格遵守地方党委、政府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五严”措施。 


“清单制”管理,支持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当前,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实施方案》提到,将用清单制的管理方式来集中落实。提高环评审批效能,落实好环评应急服务保障政策、实施成都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清单、动态更新承诺制范围、落实省市重大项目审批责任等。提升对企服务质量,按季度常态开展“一对一”服务企业座谈会,提供企业技术咨询服务。引导鼓励工业园区和企业实施第三方治理。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改造、治污设备升级,加强对防护用品及原材料生产企业帮扶指导。依法核准符合条件的复工复产企业延期缴纳环境保护税。提升监督执法水平,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部分企业除信访举报核实以外免于现场执法检查。结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机制。利用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综合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及时提醒复工复产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 

实施“四大工程”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如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改善大家关心的环境质量? 

 《实施方案》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入实施“650”工程,科学制定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合理制定和实施分类管控策略。全面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完善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应急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强化对柴油车等高排放车辆、非道路移动源机械管控。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深入实施“626”工程,科学制定2020年水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排查国家移交和地方自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等7大方面问题,纳入省级督办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清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开展锦江、江安河下段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探索建立入河排污口“治”“管”长效机制。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启动一二级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入实施“620”工程,科学制定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调查,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危险废物监管信息系统,搭建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单位电子监管平台。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坚决打赢环保产业发展攻坚战,实施提高环保产业发展能级工程,从举办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建设产业研究院,调查绿色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探索建立产业创新中心等孵化平台等方面,推动“五要素三基地”发展。 

完善相关保障 
推动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
 

 为推动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实施方案》还强调,从加强组织领导、主动发声、科技支撑、信息驱动等方面完善保障,确保全市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