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系统如何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看这场“头脑风暴”
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如何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课题,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三次召开务虚会进行专题研讨。2月17日,以局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会 上
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提出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将“小环保”真正转变为“大环保”的“钉钉子”精神,严格落实市委锐平书记在关于超大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关于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体系”建设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等“两种能力”建设指示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增强大局观念与服务观念,继续强化谋划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夯实科技保障、宣传保障、技术保障、法规保障,努力提升环境质量,积极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公园城市建设。
张军指出
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立足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坚持把绿色作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最鲜明底色和最持久优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生态文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促进以成都为代表的超大城市生态文明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张军强调
全局要积极围绕成都生态环保工作思路,围绕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制度体系,奋力打造一支精业务、重管理、强保障的生态环境铁军。要加强政策研判,研究出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意见》,持续营造好大环保环境。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加强领导干部选育用管,切实强化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在市局党组做好顶层设计后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
各单位迅速响应,积极思考
2月21日、25日,局长张军又先后组织召开“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第三次务虚会议,市局领导班子及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各派出机构、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如何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指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省委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同时,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切实强化“一盘棋”思维,形成项目化、立体化、整体化的工作格局,抓细、抓实工作举措,以实际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回应民众殷切期盼。
张军强调
要对标“进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第一方阵”的目标,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织密生态环保目标考核体系,健全环保监管体系、监测网络体系、环保执法体系等建设,加快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综合执法改革改革涉及的各项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强化区域联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齐抓共管、协同共治工作格局。
大家一致认为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全力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紧紧凝聚新时代成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站高谋远、科学系统、审慎务实、联系实际。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三期叠加”阶段,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动成都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大家一致认为,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持续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厅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回应市民美好期待,目标积极可行、任务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将有利于走出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生态治理现代化新路。应该说,大家的讨论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议还对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展望。据了解,会后,市生态环境局将这3次务虚会讨论的相关问题建议梳理形成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出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相关政策文件奠定基础。